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六一汤

附子六一汤

药方名称附子六一汤

处方附子1钱,黄连6钱。

功能主治心痛,热疼久不愈。

用法用量上药同浸,炒,去附,煎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猜你喜欢

  • 阿魏香槟丸

    药方名称阿魏香槟丸处方阿魏24克 广木香6克槟榔12克制法研细末,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气滞腹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气臭难吃,可改用胶囊装,每服0.9克。摘录《蒲辅

  • 曲鱼膏

    药方名称曲鱼膏处方大黄黄芩莽草巴豆野葛 牡丹 踯躅芫花蜀椒皂荚附子藜芦各15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用苦酒浸药一宿,以熟猪油1.5千克,微火煎五七沸,放入白芷1片,煎至白芷色黄为度,去滓。功能主治治风湿

  • 远志流浸膏

    药方名称远志流浸膏来源为远志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色的液体。炮制取远志中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

  • 拜堂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拜堂散药方名称拜堂散处方五倍子。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赤眼。用法用量干贴赤处便可。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修月鲁般经》:拜堂散药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药方名称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别名茯桂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姜苓五味细

  • 代针散

    《囊秘喉书》卷上:代针散药方名称代针散处方胆星3分,指甲2-3寸,冰片5厘,朱砂少许。制法将指甲用双红纸卷好,灯上烧炭存性,为末,入辰砂、冰片、胆星研和。功能主治乳蛾成脓不穿。用法用量吹入喉中。少顷即

  • 惊毒掩

    《准绳·幼科》卷三:惊毒掩药方名称惊毒掩处方葱根7个,木鳖子7个,白芷3个,巴豆14个,黄丹2两,香油4两。制法上先用油入前4味,武火熬,用柳木篦搅,以白芷焦黑为度,用绵滤去滓,再入铫,用文火熬,却入

  • 苍连汤

    《万病回春》卷三:苍连汤药方名称苍连汤处方苍术(米泔制)黄连(姜汁炒)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神曲(炒)各3克吴茱萸(炒)砂仁各1.5克甘草0.9克制法上药锉一剂。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清胃和中。主

  • 草灰散

    药方名称草灰散处方荔枝壳(微燎存性)、草纸(烧灰存性)、多年陈茅草(晒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溃烂。用法用量掺于烂处,即收水结痂。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五

  • 治感风不能语

    药方名称治感风不能语处方以黄蓍、防风煮汤数斛。功能主治治感风不能语用法用量置床下熏之。备注昔唐许裔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有柳太后感风而不能言,脉沉而口噤。裔宗曰,既不能下药,宜汤气熏之,药入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