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

《金匮》卷上: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

2.《古方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摘录《金匮》卷上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姜汁炮附子2钱(切作片)。

功能主治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加以呕吐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宜加炒川椒、丁香各二十三粒。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湿病条辨》卷二: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人参3钱,附子2钱,炙甘草2钱,粳米1合,干姜2钱。

功能主治脾虚土败,自利不渴,甚则哕者。

用法用量以水5杯,煮取2杯,滓再煮1杯,分3次温服。

摘录《湿病条辨》卷二

《千金》卷二十: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粳米5合,半夏半升,干姜1两,甘草1两,大枣10枚。

功能主治喜怒忧思,扰乱脏气,胸腹胀满,肠鸣走气,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药至米熟,去滓,分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

猜你喜欢

  • 矾葱汤

    药方名称矾葱汤别名矾葱酒处方白矾(末)3钱,葱白7茎。制法上药同捣极烂,捣作7块。功能主治疔疮初起。用法用量矾葱酒(《仙拈集》卷四)。注意忌酒色荤辣生冷。摘录《一盘珠》卷五

  • 麻根饮

    药方名称麻根饮处方大麻根叶无问多少。功能主治金疮中风,骨痛不可忍,及堕坠打损,有瘀血在心腹,令人胀满短气者。用法用量上捣研绞取汁,饮3-4合。无青者,以干者煎取汁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 皱血圆

    药方名称皱血圆处方菊花(去梗)、茴香、香附(炒.酒浸一宿.焙)、熟干地黄、当归、肉桂(去粗皮)、牛膝、延胡索(炒)、芍药、蒲黄蓬,各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用乌豆一升醋煮,候干,焙为末,再入醋二碗,煮至一

  • 红灵酒

    药方名称红灵酒处方生当归2两,红花1两,花椒1两,肉桂2两,樟脑5钱,细辛5钱,干姜1两。制法上药用95%酒精2市斤浸7天。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止痛。主冻疮未溃,脱疽腐烂者。用法用量用时以棉花球蘸药频

  • 补骨丹

    药方名称补骨丹处方山踯躅90克何首乌90克(酒浸)黄丝瓜150克(烧灰)云母石60克(研细人药)自然铜60克(煅,醋淬,取泡为度)制法上药焙,碾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打扑伤损,腰痛。

  • 干葛饮

    药方名称干葛饮处方黄芩5钱,朴消5钱,干葛1两。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发背作渴。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枇杷叶去背上白毛,净洗同煎,不拘时服。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八

  • 龟背丸

    《永类钤方7》卷二十一:龟背丸药方名称龟背丸别名龟胸丸(《婴童百问》卷五)。处方大黄0.9克(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消制枳壳等分制法上药为末

  • 白蚕丸

    药方名称白蚕丸处方海藻、僵蚕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取白梅肉汤泡,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蛇盘疬,生于头项上交接处。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临卧米饮送下,1日5-6次。毒当从大便泄去。注意忌豆、心、

  •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天王补心丹药方名称天王补心丹处方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15克当归(酒浸)五味子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各30克 生地黄12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 乙肝解毒汤

    药方名称乙肝解毒汤处方方1:黄芪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露蜂房15克,半枝莲15克,仙鹤草15克,土茯苓15克,仙灵脾15克,鹿衔草15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生鸡内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