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湿补气汤

除湿补气汤

兰室秘藏》卷下:除湿补气汤

药方名称除湿补气汤

别名清神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清阳补气汤(《医学纲目》卷十二)。

处方升麻18克苍术12克 酒黄柏柴胡黄耆各9克 酒知母藁本甘草当归各6克五味子陈皮各4.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益气升阳。主湿热内蕴,脾气不足,两腿麻木,沉重无力,多汗喜笑,口中涎下,身重如山,语声不出,寸脉洪大。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起空腹时服,待少时再进早饭。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医学纲目》卷十二:除湿补气汤

药方名称除湿补气汤

处方黄耆24克甘草梢18克五味子120粒升麻当归柴胡泽泻各6克红花7.5克陈皮3克青皮12克

制法上药哎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益气除湿。主左腿麻木沉重。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二

《蒿崖尊生》卷十二:除湿补气汤

药方名称除湿补气汤

处方黄耆3钱,黄柏6分,陈皮1钱半,泽泻1钱,升麻1钱,白芍2钱半,生甘草2钱,生芩4钱,炙草半分,五味子50个。

功能主治暑天热伤元气,手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稍热服。

摘录《蒿崖尊生》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药方名称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处方麝香、牛黄、珍珠、炉甘石(煅)、硼砂、冰片性状为浅灰黄色或粉红色的软膏;气香,有清凉感。炮制以上六味,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取凡士林785g及羊毛脂50g,加热,滤过,放冷

  • 凉解汤

    《衷中参西》上册:凉解汤药方名称凉解汤处方薄荷叶3钱,蝉退(去足土)2钱,生石膏(捣细)1两,甘草1钱5分。功能主治凉散。主温病表里俱觉发热,脉洪而兼浮者。摘录《衷中参西》上册《辨证录》卷一:凉解汤药

  • 护子汤

    药方名称护子汤处方茯苓3钱,白术2钱,人参1钱,柴胡5分,桂枝2分。功能主治小儿偶感风邪,发热身颤,手背反张。各家论述《辨证录》:小儿初伤风寒,必从太阳而入,今用桂枝、柴胡两解其太阳、少阳之邪,则邪不

  • 丹地乌梅四物汤

    药方名称丹地乌梅四物汤处方白芍2钱(醋炒),生地3钱,熟地2钱,乌梅5个,丹皮3钱,当归身5钱(生),地骨皮3钱。功能主治血虚经乱,先后不定,或血枯经闭,喘嗽骨蒸。摘录《医门八法》卷四

  • 隔纸膏药

    药方名称隔纸膏药处方桐油1斤(熬滚,入头发4两,熬至发熔化,滤去滓),黄蜡1两,白蜡1两,象皮末1两,轻粉3钱。制法上为细末,入油内,调匀用。功能主治烂脚。摘录《医部全录》卷一九四引叶心仰方

  • 地肤子煎剂

    药方名称地肤子煎剂处方地肤子15g,蛇床子15g。功能主治毛囊炎。用法用量水煎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柏子仁粥

    《粥谱》:柏子仁粥药方名称柏子仁粥处方柏子仁10~15克粳米50~100克蜂蜜适量制法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功能主治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

  • 三棱煎丸

    药方名称三棱煎丸别名消痞丸、化积丸(《活幼日议》卷十七)。处方京三桂 蓬莪术(炮)各15克芫花0.3克鳖甲(去裙襕,米醋炙令焦)15克淡豆豉6克巴豆21粒(去壳)川当归15克杏仁(去皮、尖,炒)0.3

  • 八宝膏

    《喉科紫珍集》卷下:八宝膏药方名称八宝膏处方黄丹1两,宫粉1两,血余(滚水泡洗)1两,铜青3两,白蜡2两(黄蜡亦可),未后(即黑山羊粪。以新瓦晒露7昼夜,不可经雨,为末)1两(或用午后,即白马粪)。制

  • 八味平胃散

    《治疹全书》卷下:八味平胃散药方名称八味平胃散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神曲(炒)、川芎、麦芽、香附(酒炒)。功能主治疹后脾胃两伤,吐泻交作。用法用量煨姜为引。摘录《治疹全书》卷下《易简方》:八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