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朱是多音字,1、朱读音为zhū时,意思是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姓。2、朱读音为shú时,意思是〔~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朱字读音
zhū ㄓㄨ
shú ㄕㄨˊ
朱字笔顺
撇、横、横、竖、撇、捺 (朱笔顺图解请看:朱笔顺)
朱相关字典
朱的解释
- 朱 zhū ㄓㄨˉ
-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 姓。
- 朱 shú ㄕㄨˊ
- 〔~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英语〉
cinnabar, vermilion; surname
〈德语〉scharlachrot, zinoberrot (Adj),Zhu (Eig, Fam)
朱的词性
朱 zhū
# 名
-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 同本义[the tree with red core]
-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 指朱色的物品[scarlet thing]
-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 姓
-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 清· 姚鼐《登泰山记》
# 形
-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vermilion;bright-red]
-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
-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 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又如: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 名
- “朱砂”的简称[innabar]
-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隋书》
- 又如: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常用组词 朱笔 朱丹 朱红 朱紘 朱卷 朱轮华毂 朱门 朱墨 朱批 朱漆 朱砂 朱砂庵 朱文 朱弦 更多组词
朱音韵方言
- 国际音标tʂu˥; ʂu˧˥
- 唐代读音*jio zhio
- 日语读音AKA AKE
- 韩语罗马CWU
- 现代韩语주
- 越南语cho
- 客家话[海陆腔] zhu1 [东莞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沙头角腔] zu1 [梅县腔] zhu1 [陆丰腔] zh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宝安腔] zu1
- 粤语zyu1
- 近代音照母 魚模韻 平聲陰 諸小空;
- 中古音照章母 虞韻 平聲 朱小韻 章俱切 三等 合口;
- 上古音黄侃系统:端母 侯部 ;王力系统:章母 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