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
夔相关字典
夔[kuí]字在开头的词语
- 夔旷[kuí kuàng]
夔与师旷的并称。夔,舜时乐官;旷,春秋晋乐师。
- 夔皋[kuí gāo]
夔和皋陶的并称。夔,舜时乐官;皋陶,舜时刑官。两人居官皆有政绩。后因以借指贤明的辅弼大臣。
- 夔跜[kuí ní]
跳动。
- 夔门[kuí mén]
指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为长江三峡之一。
- 夔臯[kuí gāo]
见“夔皋”。
- 夔鼓[kuí gǔ]
《山海经.大荒东经》:“﹝流波山﹞其上有兽……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
- 夔契[kuí qì]
1.亦作“夔卨”。 2.帝舜二贤臣之名。夔典乐,契为司徒。
- 夔龙纹[kuí lóng wén]
古钟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
- 夔卨[kuí xiè]
见“夔契”。
- 夔凤纹[kuí fèng wén]
古代青铜器上的夔凤形纹饰。也称夔凤。参阅《金石索.夔凤豆》。
- 夔府[kuí fǔ]
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 夔头[kuí tóu]
夔为舜乐官。唐韩会﹑崔造﹑卢东美﹑张正则善音乐,自以为有王佐之才,号为四夔。韩会在四人中居首,故称夔头。
- 夔魖[kuí xū]
泛指神话传说中的山怪。
- 夔峡[kuí xiá]
即瞿塘峡。
- 夔牛[kuí niú]
传说中一种高大的野牛。
- 夔律[kuí lǜ]
即夔乐。
- 夔襄[kuí xiāng]
夔与师襄的并称。夔,舜时乐官;师襄,春秋鲁乐官。
- 夔魍[kuí wǎng]
指夔和魍魉。皆为传说中的山林精怪。亦用以泛指精怪。
- 夔龙[kuí lóng]
1.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夔[kuí]字在结尾的词语
- 伊夔[yī kuí]
伊尹和夔的合称。夔,尧舜时的乐官,助尧舜以乐正天下。
- 灵夔[líng kuí]
传说中的奇兽。
- 首夔[shǒu kuí]
比喻最知音者。夔,尧舜时乐官。
- 山夔[shān kuí]
传说中的山中独脚怪兽。
- 龙夔[lóng kuí]
舜时贤臣龙与夔的并称。后泛指贤士。
- 钟夔[zhōng kuí]
指精辨乐音的人。锺﹐春秋时锺子期﹔夔﹐舜乐正。
- 一夔[yī kuí]
夔相传为尧(一说舜)时乐正,仅有一足。孔子答鲁哀公问,则说“足”是足够之意,指有夔一人,就足够制乐了。以后多从此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吕氏春秋.察传》。后因以“一夔”指能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或指一人虽多缺点,仍有专长。
- 伶夔[líng kuí]
传说中黄帝时乐官伶伦和舜时乐正夔的并称。
夔[kuí]字的成语
- 夔龙礼乐[kuí lóng lǐ yuè]
夔龙:相传为虞舜二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 一夔一契[yī kuí yī qì]
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之喻良辅。
- 一夔自足[yī kuí zì zú]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夔[kuí]字在中间的词语
- 一夔足[yī kuí z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一而足矣。”谓只要是真人才,一个就足够。
- 皋夔稷契[gāo kuí jì qì]
1.亦作“皐夔稷契”。 2.传说中舜时贤臣皋陶﹑夔﹑后稷和契的并称。亦借指贤臣。
- 玉夔龙[yù kuí lóng]
又名《大红袍》、《海公奇案》。长篇弹词。内容以明代邹应龙之子邹彬遭仇家陷害事贯串全篇。着重写海瑞在义士杜鹊桥帮助下搭救邹彬,以及镖客韩林先后由边将王汝川和海瑞救助,幸免于难的故事。
- 蟠夔纹[pán kuí wén]
青铜器纹饰的一种。以盘曲的夔龙组成的图案。盛行于殷和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