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师相关字典
师[shī]字在中间的词语
- 钱谷师爷[qián gǔ shī yé]
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
- 三师七证[sān shī qī zhèng]
见“三师七僧”。
- 刘师哥[liú shī gē]
牡丹花品种之一。
- 祖师爷[zǔ shī yé]
犹祖师,开山祖。对事物或宗派创始者之称。
- 绍兴师爷[shào xīng shī yé]
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 大师父[dà shī fu]
大师傅。对厨师的称呼。
- 老师父[lǎo shī fu]
对僧侣的尊称。
- 钱粮师爷[qián liáng shī yé]
见“钱谷师爷”。
- 尼师坛[ní shī tán]
1.亦作“尼师但那”。 2.梵语音译。佛教徒所说六物之一。即随坐衣。衣上所附布料可作坐具或卧具。
- 太师槅[tài shī gé]
见“太师窗”。
- 经师人表[jīng shī rén biǎo]
指通经学而立身可为人师法的人。
- 出师表[chū shī biǎo]
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有前、后二表,均为作者于出师伐魏前上呈蜀后主刘禅的奏表。前表陈说作者伐魏的意图,并向刘禅荐举贤臣,规劝他“亲贤臣,远小人”。后表一般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即出于此。
- 天师符[tiān shī fú]
旧俗端午日以黄纸盖以朱印﹐绘天师﹑锺馗像或五毒符咒﹐粘于中门以避祟恶﹐谓之天师符。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师符》。
- 我师禽[wǒ shī qín]
鸟名。因鸣叫声如“我师”,故名。
- 祖师禅[zǔ shī chán]
佛教语。禅宗称祖祖相传﹑不立文字的禅法为“祖师禅”,是以心印心的教外别传。
- 老师傅[lǎo shī fu]
尊称擅长某种技能的年纪大的人。 年长于自己的同专业工人;泛称年长者老师傅,借个火
- 天师艾[tiān shī ài]
宋时端午日﹐都人作泥塑张天师像﹐以艾为须﹐称天师艾。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
- 教师节[jiào shī jié]
中国教师的节日。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 禅师窟[chán shī kū]
禅门;僧人聚集习禅之所。
- 太师轿子[tài shī jiào zi]
一种棕顶轿子。
- 太师窗[tài shī chuāng]
1.亦称“太师槅”。 2.一种窗棂中间密﹑上下疏的旧式窗子。
- 大师傅[dà shī fu]
1.口语。对厨师的称呼。 2.口语。对和尚﹑尼姑的尊称。
- 太师椅[tài shī yǐ]
也称“大圈椅”。汉族的传统坐具。有靠背扶手的椅子。因古代常为太师等官僚所坐而得名。选用质地坚细的杂木制作,靠背、扶手雕有花草虫鱼等图案花纹,有的还镶嵌名贵的石料等。 老式宽大、带靠背、扶手的木制椅子
- 三师七僧[sān shī qī sēng]
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
- 天师道[tiān shī dào]
即“正一道”。
- 简易师范[jiǎn yì shī fàn]
相当于初中程度的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师资。
- 刑名师爷[xíng míng shī yé]
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
师[shī]字在结尾的词语
- 左师[zuǒ shī]
春秋战国时 宋赵等国的执政官名。
- 道师[dào shī]
1.道德之宗师。 2.对道行高深者的敬称。
- 中师[zhōng shī]
中等师范学校的省称。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或四年,毕业后担任小学教师。 中等师范学校的简称
- 回师[huí shī]
作战时把军队往回调动。 军队返回;班师回师歼灭南逃之敌得胜回师
- 琴师[qín shī]
以弹琴为业的乐师。 精于弹琴而为乐队伴奏的人;教授琴类乐器的老师
- 尊师[zūn shī]
1.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2.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 3.对道士的敬称。
- 本师[běn shī]
①祖师;自己的老师: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借问本师谁。②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我本师释迦佛言。
- 讲师[jiǎng shī]
高等学校中职别次于副教授的教师。
- 工师[gōng shī]
1.古官名。上受司空领导,下为百工之长。专掌营建工程和管教百工等事。 2.工匠。 3.工程师。 4.乐师。 5.复姓。汉有工师喜。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 灸师[jiǔ shī]
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 证明师[zhèng míng shī]
证人。
- 柂师[yí shī]
船上掌舵的人。
- 乌师[wū shī]
旧时妓院中为妓女教曲和伴奏的乐师。
- 车师[chē shī]
1.车战部队。 2.古西域国名。汉宣帝时,分其地为车师前后两部等,后皆属西域都护。车师前部治交河城,后部治务涂谷。汉设戊己校尉屯田车师前王庭。
- 贰师[èr shī]
1.指贰师城。 2.指汉贰师将军李广利。
- 般师[bān shī]
1.同“班师”。 2.还师。
- 民师[mín shī]
1.古代管理民事之官。 2.民众的师表。 3.民办学校教师的简称。
- 投师[tóu shī]
从师学习。 前往从师学习投师从艺
- 载师[zǎi shī]
官名。掌理土地赋役等事务。
- 洛师[luò shī]
洛京。师,京师。
- 行师[xíng shī]
用兵;出兵。
- 药师[yào shī]
1.药工﹑医师之古称。 2.药王。 3.即药剂师。指受过高级药学专业教育或在医疗预防机构﹑药事机构或制药企业中,长期从事药物调剂﹑制备﹑检定和生产等工作,并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药学人员。 4.佛名。药师琉璃光佛的简称。
- 罗师[luó shī]
唐时口语。犹言无关。
- 雨师[yǔ shī]
1.古代传说中司雨的神。 2.用以指雨。 3.柽柳的别称。
- 机师[jī shī]
管理或操作机器者。
- 证盟师[zhèng méng shī]
证人。
- 拜师[bài shī]
认老师;认师傅:拜师学艺ㄧ我愿拜他为师。 拜认做老师或师傅
- 导师[dǎo shī]
1.高等学校或研 究机关中指导人学习、进修、写学术论文等的教师或科研人员。
- 老师[lǎo shī]
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 祭师[jì shī]
即祭司。
- 帝师[dì shī]
1.帝王的老师。 2.元僧官名。元制,皇帝即位初,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 3.古星名。
- 驻师[zhù shī]
驻军。
- 班师[bān shī]
〈书〉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也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
- 武师[wǔ shī]
1.军队。 2.对擅长武术之人的尊称。
- 父师[fù shī]
1.即太师。上古三公之一。 2.即大司成。太子的师傅﹐掌国学之教。 3.上古告老还乡的大夫。 4.对长者的尊称。 5.对师长的敬称。 6.指基督教传教士。
- 梓师[zǐ shī]
古代梓人之长。
- 苦口师[kǔ kǒu shī]
指茶。
- 誓师[shì shī]
1.《书.大禹谟》﹕“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后以“誓师”指军队出征前或作战时﹐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意义﹐以激励士师的战斗意志。 2.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决心。
- 巡师[xún shī]
1.宣示于军。 2.视察军队。
- 大宗师[dà zōng shī]
1.教首的封号。 2.明清时﹐由朝廷简派典试府县童生之学政﹐人称之为宗师﹐或亦冠以大字。
- 二师[èr shī]
1.指左师﹑右师。春秋宋乡里之官。 2.左右翼军队。 3.指殷少师比干和父师箕子。
- 溃师[kuì shī]
谓军事上失败。
- 磬师[qìng shī]
古乐官名。
- 天师[tiān shī]
①古代称有道术者。据《庄子.徐无鬼》载,黄帝称襄城童子为“天师”。②东汉时称“传道者”。《太平经》卷三十五:“今天师为王者开辟太平之阶路,太平之真经出。”③指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和他的子孙。公元307-312年间,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移居龙虎山(今江西贵溪境内),尊张道陵为“正一天师”,后世对他和他的子孙因有“张天师”的称号。
- 宗卿师[zōng qīng shī]
宗师的尊称。
- 门师[mén shī]
1.在家人的佛门师父。 2.本人受业的老师。
- 擅师[shàn shī]
统率军队。
- 诅师[zǔ shī]
即巫师。
- 家庭教师[jiā tíng jiào shī]
受聘在家中授课的教师。
- 厨师[chú shī]
以烹调为专业的人。 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 社师[shè shī]
社学的教师。元﹑明﹑清于大乡巨镇各置社学,以生员为社师。
- 尼师[ní shī]
对尼姑的敬称。
- 衮师[gǔn shī]
唐李商隐幼子名衮师,商隐有《骄儿诗》云:“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后遂用为对娇儿的美称。
- 颁师[bān shī]
军队出征归来。
- 房师[fáng shī]
明清乡﹑会试中式者对分房阅卷的房官的尊称。
- 逵师[kuí shī]
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 白足禅师[bái zú chán shī]
即白足和尚。
- 军师[jūn shī]
①古代官名。掌管监察军务。②旧时小说戏曲中所说在军中担任谋划的人,现泛指给人出主意的人:狗头军师ㄧ你要下象棋,我来给你当军师。
- 妇师[fù shī]
妇女的师表。
- 符师[fú shī]
指画符念咒的术士﹑巫师。
- 弩师[nǔ shī]
教习弩射的教师。
- 祝师[zhù shī]
能祝物的巫师。
- 乡师[xiāng shī]
1.《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 2.春秋齐楚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周制不同。 3.指地方官吏。
- 舟师[zhōu shī]
1.水军。 2.船夫;舵手。
- 余师[yú shī]
1.残军剩卒。 2.很多可受教之处;很多可效法之处。
- 都师[dōu shī]
古代卿大夫采邑的军队。
- 猎师[liè shī]
猎手,猎人。
- 呪师[zhòu shī]
亦作“咒师”。“呪禁师”的省称。《南史·荀伯玉传》:“伯玉 梦中自谓是呪师,凡六唾呪之。”《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甲戌,命咒师作佛事以厌雷。”参见“呪禁师”。
- 匠师[jiàng shī]
1.主管众工匠的官员。周代始设,相当于汉以后的将作大匠。 2.泛指工匠。
- 正名师[zhèng míng shī]
1.亦作“正明师”。 2.证明师。证明人或证明物。
- 族师[zú shī]
周代官名。地官之属。百家之长。《周礼.地官》有“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百家为族。”
- 青牛师[qīng niú shī]
1.指老子。 2.指东汉方士封君达。
- 地师[dì shī]
指旧时看风水好坏的人。
- 视师[shì shī]
谓督率军旅。
- 徧师[biàn shī]
偏师。指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
- 翔师[xiáng shī]
犹还师。
- 人师[rén shī]
1.指德行学问等各方面可以为人表率的人。 2.别人的老师。
- 漏师[lòu shī]
谓泄露军事机密。
- 发师[fā shī]
派遣军队,出兵。《汉书·冯奉世传》:“今以万人分屯数处,虏见兵少,必不畏惧……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疾决,利害相万也。”《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蒙犯霜雪,虽发师旁县,人马席荐羈靽,皆有成贾,而贵不侵民,乐与官市。”
- 颠师[diān shī]
指唐书法家怀素。
- 技师[jì shī]
技术人员的职称之一,相当于初级工程师或高级技术员的技术人员。 相当于初级工程师的技术人员职称之一
- 陈师[chén shī]
陈列军队。
- 眩师[xuàn shī]
魔术师。眩,通“幻”。
- 活师[huó shī]
即蝌蚪。
- 玄师[xuán shī]
释道称深通经义﹑教义的人。
- 戒师[jiè shī]
1.授戒之师。 2.为僧尼的通称。
- 作师[zuò shī]
兴兵。
- 译师[yì shī]
翻译佛经的僧侣。
- 瞽师[gǔ shī]
盲乐师。
- 起师[qǐ shī]
发兵;出兵。
- 女师[nǚ shī]
1.古代掌管教养贵族女子的女教师。 2.女子的楷模。 3.尼姑。
- 五斗米师[wǔ dǒu mǐ shī]
推行五斗米道的传道师。
- 讼师[sòng shī]
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的人。 帮人办理诉讼事务的人被告抄入手,乃请刀笔讼师,又照原词多方破调,骋应敌之虚情,压先功之劲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立状式》
- 转师[zhuǎn shī]
转述老师的话。
- 明师[míng shī]
贤明的老师。
- 天人师[tiān rén shī]
1.释迦牟尼佛的别号。以其为天与人之师﹐故名。 2.指皈佛成正果者。
- 医师[yī shī]
1.古代执掌医务的官。 2.医生。今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
- 巫师[wū shī]
男巫女巫的通称;或专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指替人祈祷的装神弄鬼的人
- 石师[shí shī]
犹硕师,大师。石,通“硕”。《庄子.外物》:“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陆德明释文:“石师……又作硕师。”一说,“石”系“所”之讹字。见锺泰《庄子发微》卷四。
- 相师[xiāng shī]
互相学习﹑仿效。
- 圣师[shèng shī]
1.指孔子。
- 陵师[líng shī]
1.指陆军。 2.驾御军队。
- 邪师[xié shī]
指左道旁门的传教师。
- 业师[yè shī]
授业的老师:这位是小儿的业师。
- 末师[mò shī]
肤浅的学者。
- 蛇师[shé shī]
蝾螈的别名。
- 宣教师[xuān jiào shī]
指传教士。
- 渔师[yú shī]
1.古代官名。掌鱼之官。 2.渔人。
- 圣人师[shèng rén shī]
传说项橐七岁时曾问难孔子而为之师﹐因称。
- 遂师[suì shī]
周代官名。地官之属。佐遂人掌管政令戒禁。
- 济师[jì shī]
1.增援军队。 2.军队渡水。
- 罟师[gǔ shī]
渔夫。
- 栈师[zhàn shī]
旧称店堂﹑仓库里工作的职员。
- 官师[guān shī]
1.百官;较低级的官吏。 2.官吏之长。 3.指考试官。
- 镖师[biāo shī]
1.即镖客。泛指私人雇用的护卫人员。 2.喻卫道者。 即镖客。泛指保镖的武士
- 会计师[kuài jì shī]
①企业、机关中会计人员的职务名称之一。②旧时由政府发给执照并受当事人委托执行会计业务的自由职业者,主要职务是查核账目,设计会计制度等。
- 醉太师[zuì tài shī]
曲牌名。为南曲南吕宫过曲,取《醉太平》﹑《太师引》两曲词句创制而成。全曲十二句,五十七字,十韵。
- 从师[cóng shī]
跟老师学习。∶跟随师傅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韩愈《师说》从师习艺
- 闾师[lǘ shī]
周代官名。《周礼.地官.闾师》:“闾师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时征其赋。”后借指地方小官。
- 仙师[xiān shī]
1.对仙人的尊称。 2.对道士或有道者的敬称。
- 还师[hái shī]
1.犹回师。 2.向回调动的军队。
- 烽师[fēng shī]
掌管烽火的官员。
- 衲师[nà shī]
指僧侣。
- 连师[lián shī]
犹连兵。
- 成师[chéng shī]
大军。
- 名师[míng shī]
1.著名的军队。 2.有名的老师或师傅。
- 学师[xué shī]
教师。亦以称府﹑州﹑县学学官。
- 祖师[zǔ shī]
某种学说、技艺、流派的创始人: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祖师立教,代代相承。
- 退师[tuì shī]
撤退军队。
- 右师[yòu shī]
1.先秦时官名。 2.右军,右翼部队。 3.复姓。
- 问罪师[wèn zuì shī]
问罪师wèn zuì shī意思是讨伐犯罪者的军队。
- 恶师[è shī]
佛教称以邪道教人者。
- 嘉师[jiā shī]
善良的民众。
- 吕祖师[lǚ zǔ shī]
即吕仙翁。
- 水师[shuǐ shī]
1.古代以水为名的官长。 2.周朝官名。 3.指水神。 4.水军。 5.船夫;渔夫。
- 会师[huì shī]
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胜利会师◇各地革新能手在首都会师。
- 农师[nóng shī]
1.周代官名。即上士。 2.古代掌管农事的官。
- 屯师[tún shī]
集结军队。
- 挥师[huī shī]
指挥军队:挥师北上。
- 田师[tián shī]
古时掌管农事的官员。
- 京师[jīng shī]
〈书〉首都。 帝王的都城自京师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赴举京师。——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自京师乘风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 出师[chū shī]
1.出兵。 2.徒工期满学成。
- 整师[zhěng shī]
犹整旅。
- 悬师[xuán shī]
远征的孤军。
- 鹰师[yīng shī]
驯鹰的人。
- 不师[bù shī]
1.不效法;不学习。 2.不立师傅。 3.不出兵。
- 饼师[bǐng shī]
做饼卖的人。
- 宾师[bīn shī]
1.古指不居官职而受到君主尊重的人。 2.鸟名。
- 同师[tóng shī]
1.一起师事;同从一师。 2.同一师承。
- 三师[sān shī]
1.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2.星名。 3.三国的军队。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 鸡师[jī shī]
用鸡为人治病的巫师。
- 良师[liáng shī]
使人得到教益的好老师。
- 单师[dān shī]
犹孤军。
- 寻师[xún shī]
1.用兵。 2.求师。
- 姆师[mǔ shī]
古时以妇道教女子的女师。
- 归师[guī shī]
返回的军队。
- 马师[mǎ shī]
1.掌马的官。 2.复姓。
- 六师[liù shī]
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书.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曾运干正读:“六师,天子六军。周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师。”《孟子.告子下》:“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后以为天子军队之称。《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尽力输诚,奬厉六师……以宁社稷,以报万分。”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诗:“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及车驾将至,冰骤坚,六师毕济。”亦泛指全部军队。参见“六军”。
- 犒师[kào shī]
犒军。
- 女教师[nǚ jiào shī]
1.指旧式乡村或小城市学校的女性教师。 2.表现出一般认为是属于学校教师的特征(如卖弄学问及一本正经)的女人。
- 兵师[bīng shī]
军队。
- 保师[bǎo shī]
古时担任辅导和佐助帝王的官,有保有师,统称保师或师保。
- 弦师[xián shī]
对弹奏弦乐器者的尊称。
- 后师[hòu shī]
1.后面的军队。 2.太平天国时对杨秀清的宗教性加衔。
- 射人师[shè rén shī]
射人之长﹐即射师。
- 网师[wǎng shī]
渔夫。
- 覆师[fù shī]
覆灭全军。
- 督师[dū shī]
1.官名。统率指挥军队的大将。明置。 2.监军;统兵作战。
- 场师[cháng shī]
古代园艺匠师之称。
- 恩师[ēn shī]
称对自己有恩情的师傅或老师。 对自己师长的敬称
- 翱师[áo shī]
犹挥师。
- 楫师[jí shī]
船工。
- 魔术师[mó shù shī]
擅长变戏法的人。 擅长变戏法的人
- 士师[shì shī]
1.亦作“士史”。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 2.兵众,军队。
- 济济师师[jì jì shī shī]
盛貌。
- 拳师[quán shī]
教授拳术或精于拳术的人。 精于拳术且以教授或表演拳术为职业的人
- 国师[guó shī]
1.国家的军队。 2.王莽设置的职官。 3.太师的别称。 4.一国的师表。 5.指国子祭酒。 6.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 7.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西藏﹑内蒙等)的上层僧侣。
- 贞师[zhēn shī]
《易.师》:“师贞,丈人吉,无咎。”孔颖达疏;“言为师之正,唯得严庄丈人监临主领,乃得吉,无咎。”后以“贞师”指以严明的纪律统御军队。
- 徂师[cú shī]
出征的军队。
- 刀笔讼师[dāo bǐ sòng shī]
指以包揽词讼﹑舞文弄法为业的人。
- 主师[zhǔ shī]
寺院的住持。
- 山师[shān shī]
周官名。
- 御师[yù shī]
即御医。
- 贾师[jiǎ shī]
古时管理市场和平定物价的人。
- 榜师[bǎng shī]
船夫。
- 高师[gāo shī]
高等师范学校的简称,包括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院等。
- 劳师[láo shī]
〈书〉慰劳军队。
- 九师[jiǔ shī]
1.《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 淮南王 安 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説。”因称《易经》学者为“九师”。隋 王通《中说·天地》:“盖九师兴而《易》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梁书·陆倕传》:“任昉 报 倕 书:‘採三诗於 河间,访九师于 淮曲。’”唐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九师争大《易》之门。”
- 甸师[diàn shī]
即甸人。古官名。
- 水烟师[shuǐ yān shī]
旧时在庆吊礼仪中专司招待,给来宾倒茶﹑装烟的人。
- 理发师[lǐ fà shī]
1.以剪发、饰发、剃发、修剪胡须、为妇女美容以及有关服务项目(如整治脸部或头顶或以前从事牙医和外科术)为职业的人。 2.以为妇女理发和美容为职业的人。
- 虞师[yú shī]
古掌山泽的官。
- 我师[wǒ shī]
1.对道人﹑法师的亲切称呼。 2.鸟名。详“我师禽”。
- 炼师[liàn shī]
旧时以某些道士懂得“养生”﹑“炼丹”之法,尊称为“炼师”。
- 卜师[bǔ shī]
周代管占卜的官员,其职位在大卜之下,卜人之上。
- 严师[yán shī]
1.尊敬老师。 2.要求严格的老师。 严厉的、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严师出高徒
- 阪泉师[bǎn quán shī]
黄帝征伐蚩尤的军队。借指正义之师。
- 训蒙师[xùn méng shī]
旧称学塾的启蒙老师。也叫塾师。
- 鱼师[yú shī]
1.亦作“鱼?”。 2.管理渔业的官吏。 3.渔夫。 4.水鸟名。又名鱼狗﹑鱼虎。 5.鱼名。
- 追师[zhuī shī]
1.古官名。主掌冠冕。 2.雕匠。追,通“雕”。
- 论师[lùn shī]
指精通论(阿毗达磨)藏或论释佛教经义的僧人。
- 鬼师[guǐ shī]
巫师。
- 西师[xī shī]
西方国家的军队。春秋时晋指秦军。
- 皇师[huáng shī]
皇家的军队。
- 射师[shè shī]
主射的官。
- 乞师[qǐ shī]
请求出兵援助。
- 画师[huà shī]
①画家。②以绘画为职业的人。
- 飌师[fēng shī]
同“风师”。
- 船师[chuán shī]
船夫。
- 顿师[dùn shī]
谓按兵不动。
- 呪禁师[zhòu jìn shī]
亦作“咒禁师”。 隋 唐 太医署下属有咒禁师,掌教咒禁,即以符咒驱邪治病。
- 骑师[qí shī]
擅长骑术﹐从事赛马竞技的人。
- 县师[xiàn shī]
县军。
- 旋师[xuán shī]
回师。
- 义师[yì shī]
为正义而战的军队。 反抗残暴或为正义而战的军队
- 朕师[zhèn shī]
我众。
- 满师[mǎn shī]
学徒学习期满。 学徒期满;出师学徒三年满师
- 伪师[wěi shī]
1.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军队。 2.伪学之师。对朱熹的诬称。
- 偾师[fèn shī]
使军队覆败。
- 鼓师[gǔ shī]
戏曲乐队中敲击板鼓的人。 乐队中的鼓手。戏曲乐队中敲击板鼓的人
- 姑师[gū shī]
古代西域国名。即车师。
- 威仪师[wēi yí sh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
- 暴师[bào shī]
谓军队在外,蒙受风雨霜露。
- 写真师[xiě zhēn shī]
摄影师。
- 塾师[shú shī]
旧时私塾的教师。 私塾的教师
- 钓师[diào shī]
渔人。
- 笔师[bǐ shī]
笔工。
- 侍御师[shì yù shī]
帝王御用的医官。
- 时师[shí shī]
当代的儒者。
- 周师[zhōu shī]
1.周室的军队。 2.周王的师傅。
- 货师[huò shī]
贩夫。
- 息师[xī shī]
谓遏止来犯之敌。
- 器师[qì shī]
掌管百工的官吏。
- 镈师[bó shī]
周代官名。掌击鼓以指挥钟镈的敲击。
- 硕师[shuò shī]
大师。指学问渊博的人。
- 咒师[zhòu shī]
“咒禁师”的省称。
- 护师[hù shī]
职称高于护士的护理工作者。 职称高于护士的护理工作者
师[shī]字在开头的词语
- 师风[shī fēng]
老师的风度。
- 师范教育[shī fàn jiào yù]
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中国实施师范教育的学校为中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师范训练班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和高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等),分别培养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师资。
- 师太[shī tài]
方言。对年长尼姑的尊称。
- 师父[shī fu]
1.古时老师的通称。 2.对有技艺者的尊称。 3.对出家人的尊称。
- 师术[shī shù]
为师之道。
- 师放[shī fàng]
仿效,效法。
- 师工[shī gōng]
1.乐师与讽诵箴言之盲人。古代宫廷所设。 2.指厨师。
- 师谟[shī mó]
取法;师法。
- 师楷[shī kǎi]
楷模。
- 师匠[shī jiàng]
1.宗师﹑大匠,可以为人取法者。 2.效法。 3.指老师的教导。
- 师范学校[shī fàn xué xiào]
培养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 培养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
- 师塔[shī tǎ]
即身塔。为僧人埋骨之所。
- 师门[shī mén]
1.老师的门下。 2.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为仙人啸父之弟子,能使火。
- 师婆粳[shī pó jīng]
无芒粳稻的俗名。
- 师姑草[shī gū cǎo]
王瓜的别名。
- 师吏[shī lì]
军吏。
- 师道[shī dào]
1.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 2.为师之道。 3.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
- 师古[shī gǔ]
效法古代。
- 师田[shī tián]
征伐与田猎。
- 师郎[shī láng]
娶妻吃荤的和尚。
- 师尊[shī zūn]
1.犹师事,尊仰。 2.对老师﹑师父的尊称。
- 师友[shī yǒu]
老师和朋友。亦泛指可以请益的人。 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 师婆[shī pó]
巫婆。
- 师资[shī zī]
1.《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因以“师资”指教师。 2.今指能当教师的人材。 3.犹师生;师徒。 4.谓从师;效法。 5.培育;教导。
- 师君[shī jūn]
汉张鲁的称号。
- 师承[shī chéng]
指学问、技艺上的教授承袭关系:学无师承|师承有来。
- 师法[shī fǎ]
①老师教授的学艺方法:各守师法,后人莫敢辄改。②学习;仿效:德业文章皆可师法。
- 师爷[shī yé]
官署中的幕僚:吴举人同刑名师爷素来相好。也称为财主管帐的人:帐房师爷。
- 师式[shī shì]
学习的楷式、榜样:视为师式。
- 师慕[shī mù]
谓对老师仰慕。
- 师训[shī xùn]
师傅的训诲。 老师的教诲师训不可违
- 师师[shī shī]
1.相互师法。 2.庄严恭敬貌。 3.众多貌。 4.人名。本指北宋为宋徽宗所眷恋的名妓李师师。后因用以借指妓女。
- 师傅[shī fu]
1.老师的通称。 2.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 3.对僧道的尊称。 4.对衙门中吏役的尊称。 5.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
- 师友祭酒[shī yǒu jì jiǔ]
官名。新莽时始置,为太子官属。
- 师相[shī xiàng]
宰相的尊称。
- 师役[shī yì]
谓军队从事大规模劳作。
- 师事[shī shì]
谓拜某人为师或以师礼相待。 以师礼相待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左传.昭公七年》
- 师子骢[shī zǐ cōng]
见“师子花”。
- 师儒[shī rú]
1.古代指教官或学官。 2.指儒者﹑经师。
- 师传[shī chuán]
老师之传授;师承。
- 师旅[shī lǚ]
1.师﹑旅为古代军队编制。《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郑玄笺:“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后因用以指军队。 2.指战事。 3.指众属吏。
- 师公[shī gōng]
1.厨子。 2.称老师的师父或父亲。 3.民间用以称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亦指男巫。
- 师公戏[shī gōng xì]
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 师子座[shī zǐ zuò]
1.释迦牟尼的坐席。 2.指寺院中佛﹑菩萨的台座以及佛教高僧说法时的坐席。
- 师保[shī bǎo]
1.古时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2.泛指老师。 3.犹教养。
- 师学[shī xué]
1.学校。 2.从师学习。
- 师祁[shī qí]
复姓。春秋有师祁犂,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师子吼[shī zǐ hǒu]
奉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
- 师戴[shī dài]
师法推崇。
- 师娘[shī niáng]
1.女巫。亦指男巫。 2.对师父妻子的称呼。即师母。
- 师长[shī zhǎng]
①老师和尊长:尊敬师长|师长教之弗为变。②军队中师的最高长官:任独立师师长。
- 师徒[shī tú]
1.士卒。亦借指军队。 2.犹师生。指师父和徒弟。
- 师尹[shī yǐn]
1.指周太师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后用为三公之称。 2.各属官之长。
- 师尚父[shī shàng fǔ]
齐太公吕望的尊称。
- 师父娘[shī fu niáng]
1.旧称师父的妻子。 2.称女性老师。
- 师令[shī lìng]
军令。
- 师船[shī chuán]
兵船;兵舰。
- 师德[shī dé]
众德。
- 师祖[shī zǔ]
1.师承;效法。 2.即祖师。 3.称老师的父亲或师父的老师。
- 师仰[shī yǎng]
师法敬仰,尊奉。
- 师课[shī kè]
清代书院学生,每三个月由官府出题考试一次,称期考,即官课;每月由院长出题考试一次,称月考,即师课。
- 师表[shī biǎo]
可以效法的表率:为人师表|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
- 师子床[shī zǐ chuáng]
1.狮子床。佛教中菩萨的坐席。 2.泛指殿堂中央尊者或参禅者的坐席。 3.指一般的坐卧之具。
- 师说[shī shuō]
散文篇名。唐代韩愈作。文中论说了求师的必要性和如何择师,并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观点,对师生关系作了辩证的阐述。语言紧凑有力,论说层次分明。
- 师望[shī wàng]
指太公望吕尚。
- 师效[shī xiào]
效法﹑仿效。
- 师教[shī jiào]
指学校教育。 指学校教育
- 师人[shī rén]
1.兵士。 2.指占卜﹑星相等术士。
- 师姨[shī yí]
比丘尼。即女僧。
- 师子舞[shī zǐ wǔ]
狮子舞。汉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自汉代起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今一般由两人扮演大狮子,一人扮演小狮子,另一人扮演武士以彩球逗引。
- 师王[shī wáng]
宋韩侂胄因太师封平原郡王,当时趋炎附势者谀称为“师王”。
- 师干[shī gàn]
1.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用以指军队。 2.指军队的统帅。
- 师丈[shī zhàng]
对老僧的尊称。
- 师心[shī xīn]
自出心意,不拘成规:师心创造|师心自用。
- 师巫[shī wū]
巫师。
- 师号[shī hào]
对道行出众的僧人所加的称号。
师[shī]字的成语
- 大可师法[dà kě shī fǎ]
师法:学习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 万世师表[wàn shì shī biǎo]
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 来好息师[lái hǎo xī shī]
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 兴师问罪[xīng shī wèn zuì]
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指发兵声讨。也泛指责问对方 元昊乃改 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 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宋. 沈括《梦溪笔谈》
- 一字之师[yī zì zhī shī]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 开山祖师[kāi shān zǔ shī]
开山:指在名山创立寺院;祖师:第一代创业和尚。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最初在山上建寺院的僧侣,后指某一事业,学术或派别的创始人
- 好为人师[hào wéi rén shī]
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教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 百万雄师[bǎi wàn xióng shī]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百万雄师,莫可以前。——张载《庆州大顺城记》
- 问罪之师[wèn zuì zhī shī]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 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
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 严师益友[yán shī yì yǒu]
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 拜赐之师[bài cì zhī shī]
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 鞠旅陈师[jū lǚ chén shī]
鞠:告;陈:陈列;师、旅:军队。出征之前,集合军队发布命令。
-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出师不利[chū shī bù lì]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师友渊源[shī yǒu yuān yuán]
指一个人的学问的传授在可以求教请益的人上有其本源。
- 勤王之师[qín wáng zhī shī]
勤王:起兵救援君王;师:军队。古时君主受到内乱外患的威胁,其臣子前来救援的军队。
- 师不宿饱[shī bù sù bǎo]
师:军队。部队得不到休息,吃不上饭。
- 潜师袭远[qián shī xí yuǎn]
潜师:秘密调动兵力。秘密发兵,袭击远距离的敌人。
- 枕席过师[zhěn xí guò shī]
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 出师有名[chū shī yǒu míng]
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 一字师[yī zì shī]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 狗头军师[gǒu tóu jūn shī]
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 蹙国丧师[cù guó sàng shī]
蹙:收缩,指丧失国土。国土沦丧,军队失利。
- 班师得胜[bān shī dé shèng]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 起师动众[qǐ shī dòng zhòng]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师老兵疲[shī lǎo bīng pí]
师、兵:军队;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指作战时间太长,士兵筋疲力尽,无战斗力
- 无师自通[wú shī zì tōng]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 学无师承[xué wú shī chéng]
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
- 陈师鞠旅[chén shī jū lǚ]
陈:陈列;鞠:告;师旅:军队。出征之前,集合军队发布动员令。
- 班师振旅[bān shī zhèn lǚ]
班:调回;师、旅:指军队;振:整顿。撤回军队,进行整顿。
- 多口阿师[duō kǒu ā shī]
指喜欢多话的人。
- 慎以行师[shèn yǐ xíng shī]
慎:谨慎;师:军队。出兵作战一定要非常谨慎。
- 师老民疲[shī lǎo mín pí]
师:军队;老:衰竭;民:民众;疲:疲乏。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
- 师直为壮[shī zhí wéi zhuàng]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谓出兵理由正当,则士气旺盛
- 班师回朝[bān shī huí cháo]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精锐之师[jīng ruì zhī shī]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 乌合之师[wū hé zhī shī]
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军队。
- 不耻相师[bù chǐ xiāng shī]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 劳师糜饷[láo shī mí xiǎng]
指徒劳兵力,空费军饷。
- 广师求益[guǎng shī qiú yì]
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 经师人师[jīng shī rén shī]
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 师出无名[shī chū wú míng]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 师心自用[shī xīn zì yòng]
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师心,本指以己意为师,后称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为师心自是,或师心自用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失者多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唐. 陆贽《奉天请教对群臣兼
- 一世师表[yī shì shī biǎo]
师表:学习的榜样。足以供一代人效法,起表率作用的人。
- 至圣先师[zhì shèng xiān shī]
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 节制之师[jié zhì zhī shī]
节制:有节度,讲法制;师:军队。指军纪严整的军队。
- 事不师古[shì bù shī gǔ]
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 师老民困[shī lǎo mín kùn]
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 劳师袭远[láo shī xí yuǎn]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 民疲师老[mín pí shī lǎo]
民:民众;疲:疲乏;师:军队;老:衰竭。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
- 减师半德[jiǎn shī bàn dé]
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 严师畏友[yán shī wèi yǒu]
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 为人师表[wéi rén shī biǎo]
师表:榜样,表率。 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 老师糜饷[lǎo shī mí xiǎng]
老师:使军队长期劳困力量衰减;糜:糜废。劳累军队,浪费军饷。
- 丧师失地[sàng shī shī dì]
军队受到损失,国土被失陷。
- 尊师重道[zūn shī zhòng dào]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 抗颜为师[kàng yán wéi shī]
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 无名之师[wú míng zhī shī]
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 宗师案临[zōng shī àn lín]
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 兴师动众[xīng shī dòng zhòng]
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兴:发动。原指发兵出征。后泛指发动许多人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
- 能者为师[néng zhě wéi shī]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知识、技艺、经验等多的人可以当老师
- 雄师百万[xióng shī bǎi wàn]
雄:威武雄壮;师:军队。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学无常师[xué wú cháng shī]
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 仁义之师[rén yì zhī shī]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老师宿儒[lǎo shī xiǔ rú]
年纪大而学问渊博的人。
- 人师难遇[rén shī nán yù]
人师:修养很高可以为人师表者。在德行上可以做师表的人是不容易遇到的。
- 百世之师[bǎi shì zhī shī]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