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新华字典>甲组词

甲相关字典

甲[jiǎ]字在结尾的词语

  • 某甲[mǒu jiǎ]
      1.称人的代词。多用于避讳﹑设言或失名等。 2.自称之代词。
  • 宫甲[gōng jiǎ]
      太子宫中的卫兵。
  • 销甲[xiāo jiǎ]
      犹解甲。
  • 重甲[zhòng jiǎ]
      指重兵。
  • 片甲[piàn jiǎ]
      1.一片鳞甲。比喻稀少。 2.一副铠甲。指一兵一将。
  • 纸甲[zhǐ jiǎ]
      古代的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用之。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
  • 五甲[wǔ jiǎ]
      宋代科举考试自一至五等称“五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三﹑四甲进士出身;五甲同进士出身。
  • 铠甲[kǎi jiǎ]
      古代军人打仗时穿的护身服装,多用金属片缀成。 中世纪通常在战斗中穿戴的金属护身服
  • 软甲[ruǎn jiǎ]
      以柔软而韧的物品制成的护身战服。
  • 发甲[fā jiǎ]
      1.派遣甲士。 2.指科考中式。
  • 锁甲[suǒ jiǎ]
      1.亦作“鏁甲”。 2.即锁子甲。
  • 披甲[pī jiǎ]
      1.穿上铠甲。 2.借指从军。 3.清代八旗兵的别称。 穿上铠甲披甲持枪
  • 芽甲[yá jiǎ]
      1.草木初生而未放的嫩叶。 2.引申为萌发﹑萌生。
  • 敕甲[chì jiǎ]
      五代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敕甲”。
  • 蚤甲[zǎo jiǎ]
      指甲或趾甲。借指很小的东西。蚤﹐通“爪”。
  • 擐甲[huàn jiǎ]
      穿上甲胄﹐贯甲。
  • 布甲[bù jiǎ]
      布列军队。甲,甲兵,指军队。
  • 省甲[shěng jiǎ]
      轻装。
  • 旗甲[qí jiǎ]
      1.旌旗与甲胄。 2.漕船兵丁之长。
  • 棉甲[mián jiǎ]
      古代用棉织品制作的战衣,用以护身。
  • 皮甲[pí jiǎ]
      用兽皮制的软甲。
  • 银甲[yín jiǎ]
      1.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或琵琶等弦乐器。 2.银饰的铠甲。
  • 蹲甲[dūn jiǎ]
      谓把皮甲重叠在一起。
  • 琴甲[qín jiǎ]
      拨动琴弦的指甲,后常削竹以代之。
  • 龟甲[guī jiǎ]
      乌龟的硬壳,古人用它来占卜。殷代占卜用的龟甲遗存至今,上面刻着有关占卜的记载。参见〖甲骨文〗。
  • 装甲[zhuāng jiǎ]
      1.指装备人马所用的铠甲。 2.装在车辆﹑船只﹑飞机﹑碉堡等上面的防弹钢板。
  • 萌甲[méng jiǎ]
      植物初生的芽。
  • 肩甲[jiān jiǎ]
      见“肩胛”。
  • 四甲[sì jiǎ]
      1.指宋代科举考试殿试的第四等。 2.指五甲中的前四甲。
  • 秀甲[xiù jiǎ]
      娇嫩的新芽。
  • 破甲[pò jiǎ]
      谓植物种子裂开外壳初生嫩叶。
  • 太甲[tài jiǎ]
      星名。即太乙。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华盖西临﹐藏五云于太甲。”唐杜甫《大历三年春将适江陵漂泊》诗:“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仇兆鳌注引严羽《沧浪诗话》:“太甲﹐即太乙。甲乙相近而误用也。”一说﹐“华盖在旁六星曰六甲﹐分阴阳而配节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见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
  • 赤甲[chì jiǎ]
      1.红色的甲。古代谶纬家谓为帝王受命的祥瑞。语本《尚书中候》:“龙马衔甲,赤文緑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録纪兴亡之数。”见杜预《序》“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唐孔颖达疏引。 2.亦作“赤岬”。山名。在四川奉节东。
  • 脱甲[tuō jiǎ]
      脱掉铠甲。喻停止战斗。
  • 臂甲[bì jiǎ]
      防护臂部的铠甲。 防护臂部的铠甲
  • 禁甲[jìn jiǎ]
      武装的禁军。
  • 卜甲[bǔ jiǎ]
      古代占卜用的龟甲。多用龟的腹甲,用背甲较少。 占卜用的龟甲
  • 衣甲[yī jiǎ]
      铠甲。
  • 定甲[dìng jiǎ]
      即寒号虫。又名鹖鴠。
  • 玄甲[xuán jiǎ]
      1.铁甲。铁色玄黑,故称。 2.指军队。 3.指动物的黑色甲壳或鳞片。
  • 木甲[mù jiǎ]
      1.木制的护身衣甲。借指战士。 2.树皮。
  • 元甲[yuán jiǎ]
      即一甲。科举时代殿试之第一等。
  • 科甲[kē jiǎ]
      汉唐两代考选官吏后备人员分甲、乙等科,后来因称科举为科甲:科甲出身(清代称考上进士、举人的人为科甲出身)。
  • 升甲[shēng jiǎ]
      升擢甲第。
  • 櫜甲[gāo jiǎ]
      谓衣内披甲。
  • 偃甲[yǎn jiǎ]
      1.藏甲衣不用,谓停止战争。 2.指埋伏兵士。
  • 象甲[xiàng jiǎ]
      象数,遁甲。卜筮﹑占候之类术数的名称。
  • 兵甲[bīng jiǎ]
      1.兵器和铠甲。泛指武器﹑军备。 2.指士兵﹐军队。 3.战事;战争。
  • 趾甲[zhǐ jiǎ]
      脚趾尖上所生的坚硬角质物。 脚趾尖上所生的坚硬角质物
  • 税甲[shuì jiǎ]
      脱掉铠甲。税﹐通“捝”﹑“脱”。
  • 虬甲[qiú jiǎ]
      虬龙的鳞甲。亦用以形容鳞状物。
  • 卸甲[xiè jiǎ]
      卸: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比喻不再作战。古语有投降之意。
  • 铁甲[tiě jiǎ]
      1.古代用铁片连缀成的战衣。 2.用钢板制成的车船的外壳。如铁甲车﹑铁甲船。亦用指铁甲车﹑铁甲船。
  • 葵甲[kuí jiǎ]
      初生的葵菜。
  • 黄甲[huáng jiǎ]
      1.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因用黄纸书写,故名。 2.指进士及第者。 3.一种大蟹。
  • 义甲[yì jiǎ]
      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装于指端。
  • 缩甲[suō jiǎ]
      收兵;停战。
  • 爪甲[zhǎo jiǎ]
      手指或脚趾前端的角质硬壳。
  • 琐甲[suǒ jiǎ]
      破损的铠甲。
  • 纳甲[nà jiǎ]
      1.谓天干分纳于八卦。即干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相传出于《京氏易传》,后代卜筮家以干支与卦爻,五行﹑五方相配,本此。 2.袄子。
  • 上甲[shàng jiǎ]
      1.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 2.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
  • 大甲[dà jiǎ]
      1.长而大的铠甲。 2.指甲士。
  • 鳞甲[lín jiǎ]
      1.鳞介类的鳞片和甲壳。 2.有鳞或甲壳的水生物的统称。 3.比喻鳞甲状之物。喻雪片。 4.喻松树皮。 5.喻人机心深峻,不可逆犯。
  • 洗甲[xǐ jiǎ]
      洗净甲兵,以便收藏。谓停止战事。
  • 鳌甲[áo jiǎ]
      犹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合称。
  • 勾甲[gōu jiǎ]
      见“勾达甲坼”。
  • 益甲[yì jiǎ]
      增兵。
  • 鞍甲[ān jiǎ]
      马鞍和铠甲。借指征战生涯。
  • 贝甲[bèi jiǎ]
      贝壳。古以南海等地所产者为宝。
  • 乇甲[tuō jiǎ]
      草木的新叶。
  • 素甲[sù jiǎ]
      1.白色铠甲。 2.用绢素制的铠甲。铠甲应用金﹑革制作,用素制,极言其不坚固。
  • 花甲[huā jiǎ]
      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花甲之年ㄧ年逾花甲。
  • 比甲[bǐ jiǎ]
      1.古时一种便于骑射的服装。类似后来的背心。 2.指背心。
  • 盔甲[kuī jiǎ]
      古代打仗穿的服装,盔保护头,甲保护身体,用金属或皮革制成。 统指古代军人的作战服,护头曰盔,多用金属制成;护身曰甲,多用皮革制成
  • 鬐甲[qí jiǎ]
      1.家畜外形部位名称,位于颈脊与背脊之间的隆突部位。以部分胸椎棘突为基础。通常从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家畜的“体高”。 2.鱼的鳍及鳞。
  • 牌甲[pái jiǎ]
      宋熙宁初﹐王安石改募兵制为保甲﹐置牌以书其户数及姓名。元时兵制设万夫﹑千夫﹑百夫﹐而以牌甲为基层单位。清世祖入关﹐有编制户口牌甲之令。其法﹐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则牌甲又为地方基层组织。见《宋史.兵志六》﹑《元史.兵志一》及《清史稿.食货志一》。
  • 全甲[quán jiǎ]
      指全部披甲的士兵。
  • 丹甲[dān jiǎ]
      1.赤色的铠甲。 2.赤色的龟甲。
  • 护甲[hù jiǎ]
      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衣。
  • 六甲[liù jiǎ]
      ①古代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依次相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是‘甲’字的有六组,故称六甲。因笔画比较简单,多为儿童练字之用:学六甲。②旧时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
  • 蜩甲[tiáo jiǎ]
      蝉脱落的外壳。
  • 入甲[rù jiǎ]
      谓科举考试进入甲第。
  • 马甲[mǎ jiǎ]
      1.马的护身甲。 2.干贝。江珧肉柱。 3.方言。背心。 4.清八旗制的兵丁。
  • 戎甲[róng jiǎ]
      兵器与铠甲。亦借指士卒。 兵器和铠甲
  • 柔甲[róu jiǎ]
      指植物初生的幼芽。
  • 弃甲[qì jiǎ]
      丢掉铠甲。表示战败。
  • 敛甲[liǎn jiǎ]
      犹束甲。整理盔甲,表示准备战斗。
  • 旌甲[jīng jiǎ]
      旌旗与铠甲。
  • 黨甲[dǎng jiǎ]
      派系与门第。唐 韦澳《解送进士明经不分等第榜文》:“朝廷将裨教化,广设科场,当 开元、天宝 之间,始专明经、进士;及 贞元、元和 之际,又益以荐送相高。当时唯务切磋,不分党甲。絶侥倖请託之路,有推贤让能之风。”
  • 束甲[shù jiǎ]
      捆起铠甲,表示投降、归顺: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鼎甲[dǐng jiǎ]
      1.指豪族大姓。 2.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以鼎有三足,一甲共三名,故称。
  • 总甲[zǒng jiǎ]
      元明以来职役名称。明清赋役制度,以一百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总甲承应官府分配给一里的捐税和劳役等。
  • 一甲[yī jiǎ]
      1.一副铠甲。出土秦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 2.借指一兵一卒。 3.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唐时进士不分甲。宋太平兴国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元明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4.宋代卢秉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宋史.食货志下四》:“﹝卢秉﹞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 绵甲[mián jiǎ]
      清代军校所穿的绵制护身铠甲。白缎面﹑蓝绸里,中衬丝绵,外布黄铜钉。上衣下裳,左右袖﹑护肩﹑护腋﹑前裆﹑左裆具全。
  • 息甲[xī jiǎ]
      谓解除盔甲。停战。
  • 黑甲[hēi jiǎ]
      黑色铠甲。

甲[jiǎ]字在开头的词语

  • 甲长[jiǎ zhǎng]
      宋以来地方户籍编制。十户为甲,其头目称甲长。
  • 甲头[jiǎ tóu]
      1.管领夫役的头目。 2.犹甲长。 3.同榜及第者之第一名。
  • 甲万[jiǎ wàn]
      保险柜。
  • 甲子[jiǎ zǐ]
      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参看〖干支〗。
  • 甲文[jiǎ wén]
      战衣上的花纹。
  • 甲妓[jiǎ jì]
      色艺冠群的妓女。
  • 甲裳[jiǎ cháng]
      皮革制的战袍。腰以上谓之甲衣,腰以下谓之甲裳。
  • 甲马[jiǎ mǎ]
      1.铠甲和战马。泛指军备或战事。 2.迷信者所画的神符。 3.披甲的战马。
  • 甲鱼[jiǎ yú]
      鳖。 鳖
  • 甲赋[jiǎ fù]
      唐宋时称应试时所撰之赋为“甲赋”。
  • 甲日[jiǎ rì]
      旧历每旬的第一天。
  • 甲戟[jiǎ jǐ]
      甲胄和戈戟。泛指武备。
  • 甲卒[jiǎ zú]
      1.披甲的士卒。泛指士兵。 2.执刑的役卒。
  • 甲铠[jiǎ kǎi]
      铠甲。
  • 甲絣[jiǎ bīng]
      用以系结铠甲部件使之成为整体的绳。
  • 甲乙[jiǎ yǐ]
      1.指春季。 2.次第;等级。 3.评定优劣。 4.比并;相属。 5.犹言数一数二。 6.引申为称誉,赞扬。 7.谓一一列举。 8.甲科﹑乙科的并称。 9.甲帐﹑乙帐的并称。 10.指初更﹑二更。 11.代词。犹某某。
  • 甲外[jiǎ wài]
      军阵之外。
  • 甲醛[jiǎ quán]
      又称“蚁醛”。化学式ch_2o。无色易燃有刺激性的液体。有毒。化学性质活泼。医学上称其40%的水溶液为“福尔马林”。一般由甲醇、甲烷制得。为化工原料,可制树脂、药物、炸药、染料等,还可用作消毒剂、防腐剂。
  • 甲吏[jiǎ lì]
      古代掌管有关皮革制作的官吏。
  • 甲盾[jiǎ dùn]
      见“甲楯”。
  • 甲虫[jiǎ chóng]
      鞘翅目昆虫的统称,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 鞘翅目昆虫,有硬壳,如瓢虫、天牛、金龟子等
  • 甲紫[jiǎ zǐ]
      即龙胆紫。溶液为紫色,通称紫药水。有机染料的一种,也可作药用。
  • 甲帖[jiǎ tiē]
      宋时政府发至地方基层户籍单位“甲”的田契之类的文据。
  • 甲坼[jiǎ chè]
      谓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
  • 甲舍[jiǎ shè]
      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 甲夜[jiǎ yè]
      初更时分。
  • 甲械[jiǎ xiè]
      指兵器。
  • 甲姓[jiǎ xìng]
      贵族世家。
  • 甲役[jiǎ yì]
      军务。
  • 甲蔬[jiǎ shū]
      指幼嫩的蔬菜。
  • 甲米[jiǎ mǐ]
      清代发给八旗兵丁的禄米。
  • 甲乇[jiǎ tuō]
      草木萌生。引申为发展,衍生。甲,甲坼;乇,草木展叶开花貌。
  • 甲骨[jiǎ gǔ]
      龟甲和兽骨。商周时代用以契刻卜辞。
  • 甲杖[jiǎ zhàng]
      见“甲仗”。
  • 甲烷[jiǎ wán]
      也称“沼气”、“坑气”。化学式ch_4。无色无味易燃气体。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较稳定,跟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一般不起反应。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中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和加热而得,工业上由石油气分离而得。主要用作燃料,制乙炔、氢气、炭黑等。
  • 甲等[jiǎ děng]
      第一等。
  • 甲胄[jiǎ zhòu]
      〈书〉盔甲。 盔甲衣胄躬擐甲胄。——《左伟.成公十三年》甲胄之士
  • 甲流[jiǎ liú]
    1. 甲香[jiǎ xiāng]
        海螺介壳口圆片状的盖。可入药,也可作合香原料。
    2. 甲袋[jiǎ dài]
        盛铠甲的袋。
    3. 甲醇[jiǎ chún]
        俗称“木精”。化学式ch_3oh。无色易燃液体。有毒。燃烧时有蓝色火焰。工业上由一氧化碳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剂合成。主要用以制甲醛,作溶剂,也用作防冻剂和飞机的燃料。
    4. 甲士[jiǎ shì]
        披甲的战士。泛指士兵。
    5. 甲扎[jiǎ zhā]
        见“甲札”。
    6. 甲牀[jiǎ chuáng]
        放置铠甲的架子。《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凡火具乌布幕、铁马盂、布槽、鍤、钁、凿、碓、筐、斧、钳、锯皆一,甲牀二、镰二。”